为学习氛围花钱买座位,上座率爆满,付费自

作者:从浅,新零售商业评论编辑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

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后,邱晨从上海陆家嘴某金融大厦走出来,手提一份沙拉餐食,步行5分钟来到位于浦东八佰伴的一家付费自习室,开始为下半年的CPA考试做准备。

作为在浩浩荡荡的上海百万金融大军中打拼的一员,邱晨时刻提醒自己必须精进知识、丰富各项金融证书,提升职场竞争力,因此,准备各类金融证书考试成了他的生活日常。

然而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一度让邱晨困扰。他试图在家学习,也去过咖啡店、书店、图书馆……但始终对学习环境不满意。

“在家稍微学一会儿就想拿个水果零食吃吃,其他地方人群太复杂,学习氛围不足,太松散,也不够安静。我还下载过番茄App,虽然能保障学习效率,但环境不适合,就无法保证自己能全身心专注学习。考前准备特别重要,还是需要有一个严肃的环境逼自己静下心来学习。”邱晨说。

后来,邱晨通过某点评App搜到了八佰伴周边的3家付费自习室,体验了其中2家后,他最终选择了现在这家。在他看来,每个月花费块钱就能拥有一个舒适、省心、便捷的学习环境,“很值当”。

去年夏天,付费自习室受到媒体热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高知青年)成为了付费自习室的用户,年也由此被称为“中国付费自习室元年”。

然而,刚火了大半年,一场疫情使得一些付费自习室陷入经营困境,关于这个行业正进入洗牌期的新闻不断涌现,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零售君走访了多家沪上付费自习室,它们虽然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但仍然恢复了经营,并且正在通过不同方法,尝试走出自己的差异化服务特色。

从整个付费自习室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有待验证,所谓的行业洗牌根本无从谈起。

源于日韩的舶来品

付费自习室并不是个新物种,早在上世纪末,日韩地区就已经开始萌芽发展。

据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即出现付费自习室,年时付费自习室遍布全日本。年,日本仅东京地区就有家自习室登记在册,加上没有登记的,估计有家左右。如今,日本自习室的数量依旧在“疯长”。

目前日本付费自习室的客户群中,职场人士超过学生人数的3倍。考虑到交通和客源两大因素,大部分付费自习室选址在地铁站以及学校、教育机构的周围。

韩国付费自习室约与日本同期诞生,略有不同的是,它们的主要客群是学生。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韩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人参加高考,其中只有2%的人能获得进入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等顶级高校的机会。且韩国大多数家庭都是非独生子女共处一室,家庭学习环境差,付费自习室便成了韩国学生的不二之选。

根据《教育服务统计年鉴》报告,年至年间,韩国高档自习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0亿韩元跃升至亿韩元。

上世纪90年代,付费自习室流传到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作自修室、K书吧。当时台湾地区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就业竞争加剧,一波考证大潮推动了付费自习室的诞生。

年11月,汤乃斌前往台湾K书中心考察,回来后在广州东山口成立了“去K书”,为中考、高考、出国留学、考研、考证等各类考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复习场所,同时还提供升学留学规划、职业生涯顾问等增值服务。

“去K书”于年11月25日获得万元天使轮融资,算是国内起步较早的付费自习室。

去K书

从无人问津到遍地开花

“最近有做一间私人自习室的想法。我做了调查,在台湾地区叫‘K书馆’,意为killthebook。K书馆主打安静、舒适、干净的学习环境,以单人座为主,空调、Wi-Fi、茶水免费供应,24小时营业,会员制,每小时3~5元,适合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学习看书。”

这是年知乎上某英国留学归国用户发布的一则帖子。她在留学期间了解到英国付费自习室,并调研了日韩地区的情况,想要在重庆开一家自习室,但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信心不足,便发帖征询知乎用户的想法。

该帖自年开始陆续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