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消声,今年的双十一,为什么哑火了
作为一个资深网络购物者,可以很负责地跟大家说:过去双十一我能买几万元的东西,今年我就花了23.6元买了三管牙膏。不是,双十一不火了,而是商家把双十一给玩死了。消费者是来找优惠的,不是来做数学题的。
网上铺天盖地地说,双十一买东西优惠,不买错过一年的好价,好像自己亏了好几千元。但是,每次双十一过后,发现自己买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用,而后悔莫及。
不是双十一不火了,而是我们没有钱了
今天大家经济都不好,大厂裁员,很多员工失业,没有工作,更没有收入来源,甚至有些人还有房贷和车贷,维持正常的开销都困难,更不要说超前消费了。
股票大跌,基金不涨,债券买不到,银行利率下调。所有的方向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钱真的很难赚。
没有钱的生活,就是一盘散沙。吃穿住行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花钱的,我们都是需要钱来维持生活的,所以钱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慢慢的我们也明白,当发生意外的时候,储备金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越来越喜欢攒钱。
过去,年轻人,喜欢当月光族,赚多少钱花多少钱。但是,经过现实的捶打,明白花钱很容易,但是赚钱很难,渐渐地也学会攒钱。开始“消费降级”。
前几年,各大媒体都鼓吹精致生活,而最近大家都在倡导“消费经济”。过去认为,生活中不能没有玫瑰,浪漫至死不渝,而现在认为,一颗葱带来的生活,也别样精彩。过去追求远方,现在追求脚下。
往年我特别热衷双十一,不管需要不需要,我都会买很多东西。最新款的苹果手机,智能手表,扫地机器人,大牌化妆品,买个不停。
就是一个粉底液,我也能买五六瓶,不管自己用不用,好像不买就亏了。
生活,不需要那么多智能化,手机可以使用四五年,他不是坏了,不能用,而是自己的攀比心,让自己不停地换手机。
脸只有一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化妆品,适度的购买就可以了。
现在,我买任何东西都会三思而后行。
不是双十一不火了,而是商家明减价,暗涨价
消费者不是傻子,大家常年在网上买东西,很多东西多少钱,大家都是知道的。
商品是真涨价,还是真减价,大家一清二楚。有可能被骗,但是不会一直被骗。
很多商家,会给商品两个价格,双十一之前价格便宜一点,双十一的时候,价格贵一点。
大家领完店铺优惠券,在参加平台满减,最后的价格,跟不参加活动的时候,差不多。
之前我经常买一款开心果,一罐2斤装,自己一个人能吃两个月,每两个月每一次,价格一直是元。我想今年双十一,再屯一点开心果,买2~3罐,反正平时喜欢吃。
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一瓶开心果居然要元,领上店铺优惠券,在参加平台-50元,一瓶算下来要元。比我平时买贵了6元钱。
不是双十一不火了,而是商家的售后态度差了很多
双十一大家都很能买东西,大家也都期待快递的到来。
买的商品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商家往往选择冷处理,不回复消费者。
快递不发货,物流不更新,到手额商品不是新的,质量有问题等等,商家不第一时间解决,而是想着怎么推脱,一两次消费者也就买他家东西了。
过去,大家为什么喜欢双十一?因为便宜
双十一,是属于电商特别的活动。11月份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迎接新的一年了,各个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业绩好看一点,特意推出的优惠活动,希望商家销量好,消费者买的便宜,本来是一个双赢的活动。
但是,慢慢地商家认为自己赚得少了,就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偷偷涨价。
一开始的双十一,是真的便宜。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商品5折。之前元的商品,前3个小时元。另外一种是买一送一,买一箱牛奶赠送一箱牛奶。平台再给一些优惠政策。简单,直接,消费者都愿意参加。大家也都会买很多东西。
小朋友抢零食,上班族买办公用品,宝妈宝爸买奶粉,买生活用品等等。
但是,现在的双十一,像是一场数学题,不同的商家玩法不同。双十一的周期也越来越长,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做功课。做着做着,也就不买东西了。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商业氛围,不是消费者,一直在计算如何抢购物券,如果凑满减。
辛辛苦苦的计算,最后买的东西比平时还要贵。渐渐地,双十一只成为一个名词,大家对于双十一,也没有任何期待了。
大家对于今年的双十一,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喜欢我的文章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