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成本1深挖细查找成本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在讲述如何从深挖细查找成本从而进行成本优化并实现经营可持续发展之前,我们得先知道驱动企业成本的因素在哪。

在企业价值链中,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研发设计、库存仓储、生产、物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是企业主要的增值作业活动。但完成这些增值作业,需要得到公司基础构造、人力资源、财务、技术发展以及一般采购等部门的支持,这些支持类作业是服务性的非增值类作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主要增值作业活动和服务性作业活动共同完成产品制造和销售,这也是企业增值的过程。

图:企业价值链

那么企业到底有哪些日常作业活动呢?

首先是整合资源,启动生产。资源包括设备——采购的设备、原材料、辅料、能源,还包括备齐人员,企业要将人与物准备好,并合理配制。以便启动生产。

其次是协调供需平衡。市场供需会随季节发生改变,旺季订单极多,淡季订单减少;产品因生命周期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诸如此类的情况,会产生供需矛盾。企业有必要采取协调措施,合理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旺季安排紧急采购,淡季应安排人员轮休,进行设备检修等。

再次是与品质保证有关的作业,即确保遵行既定的质量方针,进行品质预防、品质检验方面的工作。产品卖出去后,要进行相应的客户服务作业。此外,还包括机器的调整维修、人员的培训、品质管理制度更新之类的作业活动。

最后是与应付变化有关的活动。市场价格、市场成本、市场产品、客户需求的变化,都要求企业采取措施应对。

这些作业活动通过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部、物流部、销售部共同完成,所有这些作业活动都在消耗资源,产生成本。因此可以说作业活动才是驱动企业成本的因素。

现在用具体例子说明作业活动如何驱动成本:

如一张新订单,这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项目,也可以说是一个成本标的。为了完成这个新订单,需要启用一名采购人员,购买需要的新原材料。于是该采购员翻过往供应商合作记录或上网寻找新供应商,电话联系、商谈,签订合约,最后总经理认同盖章,购进原材料,安排生产,直到满足顾客要求。

这一系列作业活动一旦发生,都要消耗资源,发生成本,包括电话费、上网费、办公用品、办公费用、设备折旧、运费、人员工资和福利等。

这个过程公司的会计系统并不参与,直到账单产生,会计系统才参与进来,启动会计记录。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资源耗用与报表表达

在企业价值链中,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研发设计、库存仓储、生产、物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是企业主要的增值作业活动。但完成这些增值作业,需要得到公司基础构造、人力资源、财务、技术发展以及一般采购等部门的支持,这些支持类作业是服务性的非增值类作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主要增值作业活动和服务性作业活动共同完成产品制造和销售,这也是企业增值的过程。

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根据上图的流程制作的。

而财务报表通常情况下是在各职能部门作业活动完成之后才启动的,因此他们提供的成本信息通常是这样表达的:

图:某企业销售部门收到的成本结构

该销售部门若拿到上述这样表达的财务信息,可能根本不知它要表达什么。部门人员做的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进而产生具体的成本,而会计人员却将这些成本打乱,利用资源形式体现出来,财务部门指导生产销售的功能无从谈起,这是目前财务管理上的一大弱点。

为此,我们需要将以资源形式体现出来的成本转化为以作业活动表达的成本,才能将成本深挖细查,进行成本管理。

从的成本及占总成本的百分比,该部门人员就知道了钱花在哪里,降低成本该从何处着手。

图:化资源信息为成本信息的财务报表

那么上述作业活动成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首先,将部门的总成本按照部门总工作时数,分解成每小时的运作成本;然后按照每一项作业活动全部人员所耗费的时间乘以单位成本,就得到该项作业活动的成本。譬如与顾客沟通,若该部门共4人,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这4个人一个月的总工作时间是小时,这小时的运作发生元总成本,那么每小时的成本就是元。该部门4个人在顾客沟通上一个月花费了近个小时,因此该项作用活动的成本就是*=元。

再举一例进行说明:

图:钻孔作业示意图

一个钻孔作业会使用人工、电力和设备折旧三项资源,因此这三项内容形成钻孔的成本。其中,人工按照工时分配到钻孔作业,即按此人实际钻孔所用的时间,将其工资转化到钻孔作业的成本里。电力以实际使用的时数占一个月使用电力总时数的百分比,乘以当月电力总费用,转化为钻孔作业的电力成本。设备折旧按照实际应该折旧的金额乘以使用时间,便是应该承担的折旧成本。

再看上图的右边。计算出钻孔成本后,就要将该成本分配到X、Y跟Z三种产品中。如果共钻孔个,其中甲、乙产品各有40个孔,丙产品为20个孔,就按照钻孔数量来分配钻孔的总成本。如此一来,整个成本结构清楚而明确。

这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就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传统会计系统所未曾涉及的内容。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合理计算成本,分配成本。

综上,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传统会计表达的成本信息与用作业活动表达的成本信息的差别。如下图:

图:传统成本信息与作业活动表示的成本信息(单位:元)

左边是传统会计信息,包括工资、人工、折旧、运费、包装、其他这几项内容,总成本元,非常笼统。但从右图可以看到,元的总成本中,真正的作业活动只有物料搬运、返修与退运、供应商联系、催促交货、质量检测和数据处理,成本就存在这些活动中。

过去我们缺乏右边的内容,不知道成本发生在哪里,以为成本就是工资,想办法在工资上斤斤计较。库房人工元,那就少用工人,其他人多加班,结果使得工人越来越不愿努力干活。但如果从右边项目着手,情况就大不同了。

比如返修与退运。为何发生返修与退运?交货不准时、交货不对、供应商不对,于是产生了这项成本,因此这项成本原本应该由别人承担。再看供应商联系与催促交货,如果能找到更好的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让他们主动按时交货,这块成本也就省下来了。这比单纯砍资源要合理得多,下降幅度也更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