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文化标识体系集成来
校徽组合规范
释义
校徽以中国红为标准色,分内外两圈,外圈上方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中文汉字毛体校名,下方为“CHONGQINGCITYVOCATIONALCOLLEGE”英文校名。城市的核心是“人”,内圈是由学校主楼演化而成的城楼剪影,形如“工”;左右两边的五条跑道分别寓意“五育并举”和“五有城职人”,交汇形成顶天立地的“人”,寓意学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九条跑道寓意“一技在手、能行九州”;“工人”二字又寓意学校始于年的重庆工人政治学校。齿轮象征城市工业和现代产业,形如“城”。三颗红星,寓意城职师生传承红色匠心,必将成为技能之星、城市之星、未来之星。
二、校旗三、办学理念行大道启大智铸大匠通大悟行大道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作为城职人,就是要潜心专研,躬身实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成长为品格高尚、品行端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脚踏实地,矢志笃行。启大智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战国策》:“仁不轻绝,智不轻怨。”作为城职人,就是要引导学生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掌握生存的能力,经年之后把这种能力提升为智慧的境界。铸大匠
《老子》:“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矣。”《孟子·告子上》:“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作为城职人,就是要培养学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精致做”的工匠精神。通大悟
《说文?心部》:“悟,觉也。”《玉篇?心部》:“悟,觉悟也。”作为城职人,就是要在“行大道、启大智、铸大匠”的砺练过程中,达到德技双修、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的境界。四、校训求德求知求技求悟
《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求德”是“求知”“求技”的基石,《玉篇?心部》:“悟,觉悟也。”指在“求德”“求知”“求技”过程中要达到德技双修、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的境界。五、校风坚卓勤勉自强奋进坚卓勤勉“坚”即指立场坚定、信念坚定、态度坚决、基础坚实、学识厚博。王勃《滕王阁序》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卓”是指才识“超越寻常、无与伦比、卓尔不凡、卓然而立、高瞻远瞩”。《世说·容止》云:“卓卓如鹤在鸡群”,《汉书·河间献王传赞》也云:“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勤勉”语出《荀子·富国》,指勤劳不懈,努力进取,知识浩如烟海,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自强奋进学校发展曾经历了一段波折,在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甚至止步不前,但城职人没有被困难阻挡,没有放弃发展的希望,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抢抓机遇,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在困难中竭力追赶,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正是自强奋进的“城职精神”引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不断追赶,加快崛起,奋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六、教风德润匠心善导业精德润匠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旨在勉励全校教师要塑造良好品德,以德润身。善导业精《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导”意为善于指导、引导和疏导。“业精”意为专业精通,善于以文化人、精益求精。七、学风红色匠心精益求精
红色匠心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神圣职责。办学7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始于重庆工人政治学校的红色基因,坚持五育并举,聚焦“五有”城职人,培养具有“红色匠心+硬核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精益求精精通专业、循循善诱,旨在培育学生具备“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精致做”的工匠精神。八、校歌使用原则及要求即日起,新制作的宣传品、出版物、纪念品、办公用品、教学资料、会议材料、旗帜、徽章、证书、证件等物资,如需体现学校标识,须使用新校徽;即日起,学校及各单位举办的会议、活动的宣传标志,如需体现学校标识,须使用新校徽;校属各单位要尽快完成校徽的替换工作,同时本着尊重历史、节约资源的原则妥善处理原校徽实物载体;校徽、校名、校旗规范样本可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站下载专区下载。校徽、校名、校旗及其他文化作品释义权和标准规范权归学校所有。未经授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使用。转载自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官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