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集团高存高贷现象明显巨额采购资金
红刊财金刘杰
编辑
王宗耀
近年来,齐心集团多次大额举债,三年内连续发起两次共计数十亿元的定向增发,表现出了对资金的极度渴求,但这却与其账面宽裕的资金状况并不相符,存在明显的“高存高贷”现象。同时,其在向关联方采购金额不断减小的情况下,相关预付款项却不断增加。此外,其巨额采购资金的流出去向也成为一个谜团。
作为一家生产办公用品、设备及软件服务的公司,齐心集团“高存高贷”现象十分明显,近年来,其不但连续多次实施定向增发,而且短期借款也不断增加,从诸多迹象来看,其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很令人怀疑。
与此同时,齐心集团通过定增进行的高溢价收购,也为其埋下了商誉“暗雷”。此外,《红周刊》记者在核查了其采购数据与现金流支出及相关负债的勾稽关系后,发现其中存在数亿元的差额,其资金流出的去向成为一个谜团。
“高存高贷”现象明显
自“双康”百亿资金不翼而飞,相继爆雷后,“高存高贷”的现象颇受资本市场
具体来看,齐心集团年至年三季度,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9.3亿元、35.11亿元、35.63亿元,而同期其带息负债中,短期借款就分别达10.78亿元、26.83亿元、20.58亿元,其短期借款与货币资金的比重分别为55.83%、76.42%、57.76%。要知道这仅仅是有息负债中短期借款的占比,若再考虑其他有息负债则比例将会更大,这也就意味着其存在较为严重的“高存高贷”现象。
分析齐心集团的资产结构,年三季度其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达47%,这表明其大部分资产是由“真金白银”组成,其财务结构似乎十分漂亮,可令人疑惑的是,既然账面上存了几十亿的资金,为何其还要大幅借债?并且在短短三年内,就连续两次发起了共计几十亿元的定向增发,来大量募集资金。
年2月,其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1亿元,主要用于“齐心大办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深圳银澎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以下简称“银澎云计算”)和补充流动资金。但即使如此,其当年的短期借款仍然增加了8亿元。而到了年,齐心集团又大幅增加16亿元的短期借款,并于年10月再次实施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达9.6亿元,其中有2.1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显然,近年来齐心集团频繁借款和定向增发的行为,与其账面资金宽裕的状况并不相符。其实,齐心集团巨额的账面资金中还包含了部分尚未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然而对此进一步深入分析后,齐心集团的资金状况就更加令人疑惑了。
年2月,其定增的两大募投项目中收购银澎云计算的资金已于当年完成投入,问题的关键在于“齐心大办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
其实,早在年齐心集团就曾发布定增预案实施该项目,这也是其当时计划投入最大的项目,但在年3月31日其撤回了申请,并于同日发布新预案,其中加入了收购银澎云计算股权的计划。如此意味着,齐心集团早在年就拟搭建齐心电子商务平台,并且其在预案中强调该项目的可行性,称年就已建立大办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雏形。
募投项目中“齐心大办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4亿元,然而在年8月27日齐心集团发布的《关于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中显示,截至年8月,该项目已投入的资金却仅为万元,进度极其缓慢。同时,公告还表示,其拟将投入前述项目中1.47亿元的资金变更为投入到“云视频服务平台项目”,此后“齐心大办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削减为1.93亿元。但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该项目投入金额仅为万元,投入进度为40.19%。令人不解的是,一个早在年就谋划融资搭建的项目,为何过了快5年时间,仍进展缓慢,没有完成呢?
设立募投项目,却又缓慢投入的背后,似乎与齐心集团不断挪用募集资金填充日常运营分不开。根据其年10月30日发布的《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公告》,其分别于年3月、年3月、年10月将年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1.12亿元、3.16亿元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账面挂账如此多的资金,其又是不断借债,又是多次动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齐心集团日常营运真的需要如此大额的资金吗?《红周刊》记者通过对齐心集团的可比上市公司晨光文具和广博股份的货币资金占比数据对比,发现齐心集团的资金存量占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总资产的比重都远高于同行公司(如表1),这似乎表明其存量资金远远超出该行业日常运营所需资金的水平。
那么,是不是齐心集团回款情况不佳,需要代付资金维持运营,抑或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呢?从其现金流情况来看,年至年三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4亿元、3.98亿元、1.89亿元,虽然年出现净流出,但此后资金回流状况良好。资产方面,近年来,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变动金额仅数百万元,并未出现大额变动。 由以上情况不难看出,齐心集团回款尚佳,且不存在重大资产投入。那么其“高存高贷”的现象又如何解释呢?这恐怕就需要上市公司给出合理的解释了。
商誉“暗雷”爆发风险较高
资料显示,年2月,齐心集团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11亿元,而其中有5.6亿元用于收购银澎云计算%股权,正是该项收购为齐心集团埋下了商誉“暗雷”。
事实上,在收购银澎云计算之前,齐心集团原定的收购标的为志诚泰,但年3月26日其突然发布公告终止此项收购,原因在于,经重新审计后齐心集团发现志诚泰恐难完成原定业绩承诺。与此同时,在公告中齐心集团还承诺“至少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有意思的是,就在当日,其又发布了收购银澎云计算的公告,虽然齐心集团表示,对银澎云计算的收购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这仍然显得有些操之过急,而事实也证明,心急确实吃不了热豆腐。
资料显示,齐心集团彼时出资5.6亿元收购银澎云计算%的股权,同时标的公司承诺年、年、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万元、万元、万元。然而,最终年、年和年其实际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万元、.12万元、.51万元。也就是说,年银澎云计算踩线完成业绩承诺,而年的业绩则远低于承诺金额,相差.49万元,承诺完成率仅为73.67%。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收购给齐心集团留下了5.12亿元的巨额商誉,而该公司未能完成业绩承诺,齐心集团也未对该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倘若银澎云计算今后的业绩得不到改善,那么齐心集团则要独自承受当初斥巨资溢价收购种下的“苦果”。
巨额采购资金流向成谜
查看齐心集团的财报,发现多年来其均存在向关联供应商大额采购的情况,该关联供应商为济南新海诺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海诺”)。
财报数据显示,年至年,齐心集团向其采购金额分别高达6.25亿元、5.25亿元、4.38亿元。同时其采购时通常会向新海诺提前预付一笔货款,同期齐心集团对新海诺预付款项的余额分别为.62万元、1.01亿元、1.11亿元。
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在向新海诺采购金额不断下降的同时,齐心集团对其的预付账款却不断增加呢?那么,其中是否是因为项目尚未完结,导致长期挂账不断累积而造成的呢?但进一步查看此预付款项的账龄,基本在一年以内,因此,其预付款项的增长就很令人疑惑了。
对此,《红周刊》记者进一步核查了其采购数据与现金流支出及相关经营性负债的勾稽关系,发现其中存在数亿元的差异,而其资金的流出去向也成为一个谜。
财报显示,年齐心集团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为9.94亿元(如表2),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28.68%,由此可以推算出其全年采购总额为34.67亿元,考虑到当年16%增值税税率的影响(注自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至16%),按月平均计算采购后,可以估算出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40.33亿元。而该部分含税采购金额会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量的流出及相关经营性债务的增减变动,那么真是的情况是否如此呢?
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41.09亿元,再剔除预付账款增加额1.16亿元影响,与含税采购金额相较少.36万元,这也就意味着本期其经营性债务将会出现同等规模的增加。
年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金额达13.61亿元,二者合计较上年增加金额为7.87亿元,但这却比理论应增加额.36元多出了7.46亿,这也就代表着其可能有7.46亿元的采购支出并未体现在采购总额中。那么这项巨额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就成了一个谜。
还需要注意的是,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还可能是齐心集团采用票据背书的方式支付供应商货款,以及对供应商同时存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相互抵消等原因导致差异的产生,但如此巨额的勾稽差异,如果真是上述原因所致,财报中应该予以说明,但其财报中并没有相关信息的披露,这就难免令人怀疑其所披露数据的真实性了。
同样,核算其年采购数据仍存巨额差异需要解释。
财报显示,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0.53亿元,占比43.10%,由此推算出全年采购总额为24.43亿元,考虑到17%的增值税税率,可以估算出其含税采购总额约为28.58亿元。同期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32.09亿元,扣除预付账款变动后与含税采购相较多出了3.21亿元,理论上,这将导致其经营性债务的减少。
然而,齐心集团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减少金额高达9.96亿元,相比3.21亿元的理论金额,其经营性债务的减少金额多出了6.76亿元,这也就意味着齐心集团本期采购的现金流出比理论上少了6.76亿元。
由此可见,齐心集团连续多年的采购数据与其支出的现金流及相关负债之间均存在数亿元的差异,需要公司给出合理的解释。
(本文已刊发于12月21日的《红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