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干货费用预算审计,怎么审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干货——费用预算审计,怎么审?
一、预算审计概念的理解
口头上的预算审计,不同公司或不同场景下的理解不一样,往往有3种:
1.全面预算:它涉及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等全面性的预算控制,包括工程预算和费用预算,但能做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没几个,大多还处于概念阶段。
2.工程预算:由专业造价人员来做的,属于职能类业务,不是基于资金流的预算管理,但也很重要,会专门设置工程预算审计岗,工程预算审计往往属于工程审计中的一部分。
3.费用预算:主要用于控制期间费用:管理费、财务费和营销费用。金额虽小,但人多事杂,且可控性高,所以费用预算审计比较容易出成果,它也份属管理审计或内控审计的一部分。
本次小编只说“费用预算审计”。
二、实务中,要理解“预算”与“资金计划”的区别
如果企业实施的是全面预算管理,那费用预算通常会包含在资金计划内,属于整体预算的一部分。
但是,通常情况下,企业既要编制预算,还编制资金计划,预算是为了控制费用总体支出,资金计划是为了控制现金流水。
通过都需要编制年度和月度的计划,如果企业规模不大或支出项少,也可以合二为一。
三、预算编制,都审啥?
本文只说容易审计出问题的部分,不照着教材中的预算来说。
1.编制人、审批人:企业中的预算编制,一般由业务部门先编,再由负责部门签批(行政、财务或老板签批)。
审计要看的是:是否重新编制和签批,有很多是直接拿上半的来用,不再重新编制。是否有正式的预算制度文件或表单。
2.预算金额:一方面看编制基础,有的费用是按人头的(办公费),有的是按业务进度的(招待费)、有的是按部门性质的(外联部门)、有的是按次数的(培训费、团建费等)。
审计要看的是编制基础合理不?看金额是否超出标准限制?
对比不同部门的预算金额,找出异常数;
对比不同年度或月度的预算编制数,找出异常;
对比预算与实际执行,长年预算用不完或不够用的情况下,预算编制肯定有问题;
长年预算金额不变,也要查原因,是否一直往大里报,存在浪费。
3.预算审批
预算编制与预算签批金额并不会一致,通常情况下,由业务人员编制上报,上面审核时会调减一部分,调多调少根据审核人的判断。
我们可以对比查看:审批是否合理,为啥有的批的多,有的批的少?
还有审批人长时间未审减上报数,下面报多少就批多少,那就是审核职能缺失。
4.其他
预算编制的规则是否合理与告知?表单的制作和流传是否合规?审批的预算是否下发与宣贯?等。
四、预算执行,审啥?
1.办公用品:因金额较小,很多人不重视,但是有些维修或消耗品,如:打印机的墨和纸的领用、电池、垃圾袋、计算器等可以家用的物品,常乱领乱用。
主要查异常,频次过高或金额过大。
2.招待费预算:可以单独作一项审计业务了,预算审计时主要看金额控制:单笔超支或部门预算超支。
当然,你可以抽检部分招待业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预算审计中有一项要注意:过度招待的问题。
很多招待费并不是必须的,而是被招待人员给养出来的。
3.差旅费:主要看交通和住宿超没超出公司限额,还是找异常。
4.酒水、茶叶、保健品和礼品的领用:虽然也属于招待费的一部分,但它们一般有专门的仓库管理,有非财务人员的台账和登记。
重点看领用人和标准。
5.预算积累:单独或合计超预算了,未经审批,或者款报销,一直累计着。看似不超预算实际已超,会将问题累积到最后。
6.占用他人预算额问题:尤其是一些老总级人物,自己花的钱按到下属部门或人员的头上,简言之,就是预算超支造假。
7.预算额能积累吗?不同公司可能不一样,有的允许积累,月度不用可以留到下一个月,年度不用可以积累到下一个年度(一般年不累积),审计时,我们查看超支时会发现,有的人累积了有的人没积累,要看标准执行的怎样。
五、预算评价,审啥?
审计人员要做的,主要还是合规性检查,但也要做一些分析评价。
比如:对比业务增长量与预算增长量;分析预算编制依据与业务现状;对比不同人,不同部门,不同公司之间的预算控制,来评价整体情况。
最终评价,预算管理的现状与产生的价值,是否有效控制费用,是否指导或有利于业务开展等。
亲,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