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闵法人大内一块砖,垫起成长新高度
原创井然有序的上海闵行法院
文字来源
颛桥法庭鲍兆兴
大家好,我是颛桥法庭非网红“鲍师傅”。
年,我开始担任部门内勤,如今的我也算是内勤中的“熟手”了。刚进院的时候,听到大家伙管内勤叫“大内”,还有点不习惯,感觉像是“大内总管”,虽然“位高权重”,但免不了是个边缘人。时间长了,却慢慢开始认同这个称谓。
法院内勤,“勤”在哪儿?“大内”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做为法官助理兼内勤,我的“内勤生涯”还有点与众不同,下面我仅从个人感悟上,介绍一些工作情况,供各位文中窥“鲍”。
首先,我的身份是一名法官助理。什么是法官助理呢?下面有个不错的定义:
“法官助理,是法院工作的一个岗位,是法官的助手,是案件的辅助,但助理工作,远不止于辅助,它更是成长为合格法官的‘修炼场’。”
点击链接查看▲
这里有详细而精彩的介绍,我就不做赘述,仅谈谈内勤作为法官助理的特殊之处。一般部门中的内勤会做庭长的法官助理,跟着庭长办案子。庭长的案子不会很多,但是大多都比较“难”。
第一,庭长是资深审判长,会主动承办一些难啃的“骨头案”,比如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辅助庭长办理这类案件,能够学习到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法律关系中理清思绪,也把规范的庭审经验、缜密的审理思路深深印在脑海里。
第二,庭长还负责主持、参加专业法官会议、协调督办重大敏感案件、接待来访等事务,经常参与这些工作能让助理思考问题的方式“升维”,不再局限于案件本身的沟壑细节,而更多的思考立法目的、法律原则及社会公众的感受,让案件的裁判更有“温度”,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由于我在远离院本部的派出法庭——颛桥法庭工作,因此还承担了大量“办公室”的工作。庭里经常会收到一些商家的宣传册,注明“颛桥法庭办公室主任收”,庭内当然是不设办公室的,那这些材料也顺理成章的由我收下了,可以说,那些搞不清到底是谁该收的邮件,基本都是我收了。那么内勤都有哪些具体事务呢,用一个清单列出会更加直观:
办公用品申领与保管
庭内公务用车管理
邮件、当事人送交材料等分发
统计每月庭内审判数据
庭内会议、活动组织
院本部各类会议、活动传达
庭内工作动态宣传
领取庭内食堂、保洁相关物品
庭内设备故障报修、简单处理
支部党建工作
团委、工会工作
从上面的这些工作来看,内勤其实什么事情都干,因为部门不大,因此一个人做也就够了,其实很多时候内勤充当了部门内的“自由人”的角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顶上,不刻意区分职能分工。
A法官
鲍大内,记得帮领个计算器。
B助理
鲍大内,我电脑网断了……
内勤的事情多且杂,经常容易忘记,刚报修了网络的事情,转眼就忘了领计算器。因此,作为内勤,随时随地保持记录特别重要,Todolist就是常见的工具。
1.每日列个清单
早上到单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当天要做的事情罗列到清单里,再梳理前一天未完成的工作,添加到今日任务中;
2.随时随地记录
工作中遇到即时发生的任务,可立即记录到手机自带的记事本中,如果习惯用本子,可选小巧的本子随身携带;
3.区分轻重缓急
清单里的事项多,容易杂乱无序。在记录事项的时候一定要区分优先级,必须立即做掉的事情,标上星号。做完后及时划掉,看着任务一个个被“消灭”,很有成就感;
4.结合日历工具
有些任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可以结合桌面日历工具,给这些任务加上“截至日期”,避免产生拖延心理。
总的来说,内勤工作是“宝库”,可以学到很多:做审判数据的统计,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大局观,清楚的了解到各类案件的动态变化;做调研、信息等工作的联络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术敏锐度;做团委、工会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做内勤的几年来,我参加过区里的调研课题、做过院内各种活动的主持、参加高院的广播操展示、展出过自己的篆刻作品、参加过高院的PLUS演说会,凡此种种,收获颇丰。内勤工作虽然繁杂,但是依然能够从中得到很多满足,关键是你有一颗想把事情做好的心。
原标题:《点赞闵法人|“大内”一块砖,垫起成长新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92.html